比如《神雕侠侣》中,他就写出了好几个让读者感到错愕的剧情,比如杨过断臂,又如小龙女失贞,尤其是后者,几乎是成了所有金庸迷心中的意难平,哪怕时隔多年,也依旧无法释怀。
说起南宋词人蒋捷,不管是南方人,还是北方人,都会提起他的那首《一剪梅·舟过吴江》:
一片春愁待酒浇,江上舟摇,楼上帘招。秋娘渡与泰娘桥。风又飘飘,雨又萧萧。
何日归家洗客袍?银字笙调,心字香烧。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
词题中的“吴江”,指的是吴淞江,即苏州河,长125千米,为太湖流域通向上海的重要航道,与黄浦江同为上海的母亲河,古称松江、吴江、松陵江、吴松江等,元代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设立松江府后更为现名。该水流发源于东太湖,以前,吴江东门外垂虹桥下之水即是吴淞江,明代初年起,吴淞江下游河道淤塞,源头日渐淤涨,泄水不畅。至清代源头北移至吴江城区北侧的瓜泾港。吴江地名的由来,即是由于境内有吴淞江流经,故在五代后梁开平三年(909年)置县时以吴淞江的古名而命名。因此,吴江与吴淞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蒋捷这首词大致作于南宋亡后,他飘零于姑苏一带太湖之滨的时期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春,元军攻破临安(今杭州),此后,蒋捷开始流浪,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的吴淞江时,表达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和感伤国家的无奈之情。上阙起句交代了时序,点出“春愁”的主旨,表现出连绵不断的愁思。下阙将自己羁旅在外的思归之情上升为对年华易逝的感叹。
词中有“秋娘渡’’和“泰娘桥”,多年来,外地文友们在与我这个吴江人交谈之中总要问起这两个地名。
“秋娘渡”中的“秋娘”,指杜秋娘,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五言古诗,名《杜秋娘》,诗前有序,序中简述了杜秋娘的身世。杜秋娘,金陵女,本名杜秋,其母是金陵的歌伎,与一杜姓官员相爱后怀孕,那官员升迁后却把情人抛弃。杜秋娘的母亲含愤生下孩子,无处托养,只好回到金陵的歌舞之所,把女儿带在身边。杜秋娘虽出身低微,但天生丽质,聪明好学,从小就在教坊、青楼学习歌舞和诗词。十年后,她成为才貌双全的歌伎。15岁时就很出名,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,纳为妾。唐元和二年(807年),李锜起兵造反,后失败,杜秋娘被纳入宫中,后受到唐宪宗李纯的宠幸。元和十五年(820年)唐穆宗李恒即位,任命她为儿子李凑的傅姆。李凑成年后封为漳王。后因唐文宗宠臣郑注用事,殃及李凑,被废去漳王之位,杜秋娘也被削籍为民,从长安赐归故乡金陵。杜牧“过金陵,感其穷且老,为之赋诗”。
杜牧的《杜秋娘》诗,上半部分写杜秋娘的曲折身世,下半部分列举夏姬、巫臣、西施、范蠡等历代女子男儿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。诗中附了一段注:“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李锜长唱此辞。”没说明这首七绝《金缕衣》是谁所作,后世多归入杜秋娘的作品,包括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杜牧诗中有两处写到了“吴江渡”。一处是“吴江落日渡,灞岸绿杨垂”,其中的“灞岸”,是指长安城东的灞桥两岸,那里有驿站,古人送别友人,常常在这里折柳相赠。另一处是“却唤吴江渡,舟人那得知”。杜秋娘入宫时从金陵到长安,出宫时从长安到金陵,都经过了“吴江渡”,因此,有杜秋娘两过吴江渡之说。
有人或许会有疑惑,吴江在金陵(南京)的东南足有六百里之遥,从金陵到长安、从长安到金陵,用得着经过吴江吗?原来,在中晚唐时期,金陵非指现今的南京,而是指治地在京口(今江苏镇江)的润州和浙江西道,当时的润州辖境相当于今镇江、南京、丹阳、句容、金坛、江宁等地,浙江西道则领长江以南、至新安江以北的地方,包括现今的苏南、上海和浙北。如此,从金陵到长安、从长安到金陵,当是要经过吴江的了。
照为吴江秋娘渡
另还有杜牧的《渡吴江》诗也可佐证,中有“堠馆人稀夜更长,姑苏城远树苍苍”之句,从中可知,在吴江渡口远望,可得见姑苏城,这“吴江”定是吴淞江无疑。当时的吴江渡口天高地阔,古树苍苍,馆驿楼迥,定给杜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成为他诗中描述的意象。
“泰娘桥”中的“泰娘”,是唐代苏州的一位歌伎,其舞态优美轻盈,颇富韵味,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一首七言古诗,名《泰娘歌》(并引),描述了其生平故事。说泰娘“家本阊门西”,因韦尚书“路旁忽见”,成为其家歌伎,并请乐工教授她琵琶等技艺,使她既能歌又能舞。不久,泰娘便掌握了各种技艺,随后跟随韦尚书移居京师。在京师,泰娘崭露头角,以新的技艺获得更高的声誉。然而,当韦尚书去世后,泰娘流落到了民间,最终被蕲州刺史张遜所得。后张遜因事获罪,谪居武陵郡,张遜死后,泰娘无所归依,故日抱乐器而哭。这首诗通过泰娘的经历,深刻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,也反映了文人对于社会变迁和人生命运的诸多感慨。
至于泰娘桥,刘禹锡在《泰娘歌》诗首曰道:“泰娘家本阊门西,门前绿水环金堤。有时妆成好天气,走上皋桥折花戏。”其中的“皋桥”应是“泰娘桥”的“最初版本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秋娘渡”、“泰娘桥”到了南宋蒋捷的词里,则成了吴江一带的地名,指代那里的景物之美。蒋捷的《行香子·舟宿兰湾》词里也有“窈娘堤,秋娘渡,泰娘桥”之句。正式命名为“秋娘渡”的渡口和“泰娘桥”的古桥,可能并不存在,而秋娘作为唐代金陵歌伎(后用以通称善歌貌美的歌伎)、泰娘作为唐代苏州歌伎(后以“泰娘”称呼吴地美妇人),这也为秋娘渡和泰娘桥的象征意义提供了文化背景。
照为吴江泰娘桥
近年,在吴江运河古纤道公园内,增添了一景,运河边上翼然一亭,亭西侧立有一尊铜像,是名为杜秋娘的女子手持雨伞在待渡,铜像前一石上刻有蒋捷的《一剪梅·舟过吴江》,亭东南侧夹河碧水之上则躺卧着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,南北两向桥额为“泰娘桥”,此景名为“秋娘渡与泰娘桥”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,此景“造”得不是太准确,因不管是杜牧的诗还是蒋捷的词,都是围绕吴淞江来写的,现场景换成了大运河,但从宽而论,似也无可厚非,这大运河与吴淞江在吴江十字交叉,早在隋炀帝时,即在杜牧生前近两百年和蒋捷生前六百多年就开凿通航了a股杠杆,当年杜牧和蒋捷来吴江时也肯定舟行过大运河。再则,“秋娘渡”和“泰娘桥”已作为文学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,如此一想,“秋娘渡与泰娘桥”之景出现在吴江也很是顺理成章的。
吴江金陵泰娘桥杜秋娘吴淞江发布于:江苏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正规股票配资机构_十大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官方平台观点